你有多久没有认真地表达过自己的情感了?( 九 )

例如 , 当孩子见到陌生人哇哇大哭时 , 能体会到孩子心情的照顾者会安慰Ta:“不要害怕 , 这个人不是坏人 。 ”于是孩子明白了此刻感受到的情绪是“害怕” , 而害怕是因为Ta怕对方是个坏人 。 当下次遇到陌生人时 , 孩子就能识别出Ta感受到的是“害怕” 。

相反 , 如果照顾者习惯以自己为中心 , 总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回应孩子的情绪 。 孩子无法准确地认识到自己的情绪是什么 , 只能被动地接受家长给的错误答案 。 例如 , 孩子因为成绩差伤心 , 不想和家长讲话 , 但家长坚持声称孩子的沉默是因为叛逆 。 在家长的坚持下 , 孩子也感到困惑:“难道我不想说话真的是因为我对家长不满?”更糟糕的是 , 孩子确实对家长感到不满 , 但这是因为家长粗暴对待导致的 , 而不是Ta最初不讲话的原因 。 但家长自以为是的指责却让孩子把两种情绪混合在一起 。 久而久之 , 孩子对自己的感受越发模糊 , 而且由于家长的指责 , 不敢确定自己对情绪的分析是准确的 。

为什么我们需要表达情绪?

1. 表达情绪的过程 , 能帮助我们了解自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