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久见:社交流量日渐平庸,工具流量逐步逆袭( 三 )

国内「泛社交产品」在创新和突围时

不得不直面的现实

而留存之后呢?社交流量的变现路径无非两种。

一是最常见的广告、游戏等比较“轻”的方面。

对于社交产品本身来说,社交流量是把双刃剑。因为社交关系的存在,用户会更“亲密”,更有“说服力”,社区氛围也更好。但也正是如此,用户之间的社交关系越强、用户的私人领地意识越强,做广告的难度就越大。

豆瓣、知乎这些社区都存在类似问题。「深响」曾在

《知乎的价值新估》

一文中详细分析了知乎在商业化方面的探索——banner广告之外,知乎更重视的是原生广告。

其CEO周源反复强调,广告应该是一种有价值的内容。基于他的判断,知乎的知识属性具有天然的话题性,也是创意的源泉,而与内容结合的原生、无干扰、有体验的营销也是未来移动营销的主流趋势。

这也算是商业化与社区调性的一种折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