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青年沪上创办“鲁班学堂”培养新一代工匠( 四 )

“用机器组装半成品,虽然很快有体验感,但离开教室就不会制作了”

4月27日,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采访人员在“鲁班学堂”看到,几间工作房外是“青木工坊”店铺,摆着一些供出售的木艺作品,有小巧精致的手机壳、相框、笔盒、储蓄罐等;工作房内则堆满了各式木材、工具和学员们的木作成品、半成品。

课程从上午10点开始进行到下午5点。学员们陆续来到学堂,挑选要制作桌子的木材。学堂使用的工具别具一格。黄上智介绍,其中很多是由台湾专门做手工工具的老师傅制作的,现在已经不太有年轻人愿意学习制作这些工具。因为生产数量少、相对成本高,也几乎没有工厂愿意生产,“鲁班学堂”希望把这些工具推广开来。

在“鲁班学堂”,木工教学分为初、中、高级3个阶段,每个阶段在3个月内的12个周六教学完毕。其中初级阶段以工具使用和榫卯结构等技巧教授为主,很少使用机器。

在黄上智看来,上海不乏木作工艺的工坊,但多数都会让初学者直接使用机器,组装准备好的半成品,学员虽然很快得到了体验感,但一旦离开了教室,就不会制作了。“这里的学员是真的想学东西才来的,每天下班后花些时间制作,图纸画什么就能做出来什么。比如做桌子,年轻人可能想做办公桌,退休人士想做茶桌、琴桌,在这里都能实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