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青年沪上创办“鲁班学堂”培养新一代工匠( 五 )

“鲁班学堂”的名声一传十、十传百,至今已有五六百名学员参加过培训。早期的学员会在黄上智组织展览时前来帮忙,甚至辅助教学;有一些大学生从萌发兴趣到掌握技术,最后选择成为职业木作工匠;有在世界技能大赛中获得浙江省冠军的年轻人,继续在这里钻研工艺……

做文创不能只靠情怀

黄上智认为,“鲁班学堂”受到青睐,和近年来提倡的“大国工匠”精神、“文化复兴”理念是分不开的,他希望“鲁班学堂”未来能影响更多业内的年轻人,突破过去老师傅两三年才能带出徒弟的模式,更加高效地培养新一代工匠。

刘亦展则认为,“做文创不能只靠情怀”。园区作为孵化器,需要考虑产业如何能够可持续地发展。他介绍,作为一家创新的“全体验式”文创园区,园区内每一个项目都是“前店后厂”模式,将产品与活动相结合:“产品售卖是‘走出去’,内容体验和制作是‘带进来’”。

“文创需要和文博、文旅相结合。”刘亦展说,近两年,麦可将文创园区陆续拿到了上海市3A旅游景区认证和国家级文博创意产品开发生产基地认证,正在进行文博类产品开发设计,“我们的优势在于产品开发能力和创意设计能力强,比如与上海历史博物馆、上海自然博物馆合作,为他们设计了铜丝网材质的插卡抽换式博物馆纪念包,还结合了品牌故事和当地文化,产品能让顾客‘带得走、记得住、买得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