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正经看“脸”的地方( 二 )

眼睛的“脸”、步态的“脸”、声音的“脸”、大脑的“脸”……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一个一本正经看“脸”的地方。在这里,研究者们行走在电脑与人脑之间,专注研究各类“脸”,科研成果大量应用于国防建设、社会安全保障和国民经济发展领域。

一个眼神“确定”你

北京北四环,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内,一台白色机器前一位女士缓缓走来。机器发出悦耳的声音:“请靠近。”女士听从指令向前挪了挪,眼睛对准机器。“王雅丽。”声音再次响起,身份确认完成。

这个鉴别身份的技术就是虹膜识别。虹膜是位于人眼表面黑色瞳孔和白色巩膜之间的圆环状薄膜,在近红外光下呈现出丰富的视觉纹理特征,如斑点、条纹、细丝、冠状、隐窝等。“虹膜是唯一、稳定、安全的人体生物特征,在常见的生物特征模态中身份识别精度最高、比对速度最快、安全防伪最强,适合于大规模人群的身份认证应用。”中科院自动化所工程师黄晨告诉经济日报采访人员。

据介绍,伤痕、干燥、油腻、污渍等,都会影响指纹识别的效果;人脸识别则容易受到光线、年龄、肤色、姿态、表情、妆容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