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风口到血亏 后互联网电视时代路向何方?( 二 )

硬件免费+内容付费的乐视模式,的确促成了互联网电视行业的快速发展,一度被不少电视企业争相效仿,被不少从业者视为解决电视行业发展瓶颈的新商业模式。然而不断被拉低的均价,也成了压倒不少中小电视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

“赔本赚吆喝”的互联网电视

互联网电视在其诞生之际,就被打上了“性价比”的烙印。

2013年5月,乐视以6999+490元的售价,携第一代互联网电视X60切入彩电行业,打破了当时同尺寸电视万元价格的格局,之后还推出了售价2499+490元的50寸S50,继续以性价比吸引消费者的眼球。

互联网电视的低价策略,与当时入局新玩家在技术、供应链等多个方面缺乏优势和经验有关。在缺乏技术积累的情况下,乐视当时选择硬件免费+内容付费的模式切入彩电市场,这种模式被微鲸、暴风、看尚等后继者所效仿。

TCL、长虹、海信、创维等传统电视企业在当时也注意到了互联网电视这个风口,也相继推出了自己的互联网电视产品。在互联网电视发展的鼎盛期,品牌数量曾一度增至数十个,加剧了本就竞争激烈的电视市场,促使不少互联网电视企业以低于成本的价格进行销售。暴风集团CEO冯鑫曾表示,暴风TV每卖一台就会亏损300元至400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