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渠》之灵(创作谈)( 二 )

《灵渠》运用“天人合一”“阴阳合一”的理念,制作了两把钥匙和两把剑,这两把钥匙和剑,是打开封闭与隔绝之门的象征。钥匙象征智慧,剑则象征勇敢,这两者象征沟通、交流需要智慧和勇敢。

古灵渠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智者与勇者的象征,《灵渠》则把这种象征性通过具体的形象展现出来。史禄、西瓯君、苍梧君等在古灵渠的选址、大坝设计与构筑、南北二渠的开凿上,无不体现出中华文化的超人智慧;他们为了实现岭南与中原的沟通与交流,用舍生忘死、一往无前的勇敢精神,在天、地之间掘出一条大写的“人”字渠道来。灵渠两岸,与渠道一同推进的“坟头”;湘江岸边一棵棵刻写着中原人灵魂的“鬼柳”,都是渴望沟通、交流的象征。这些象征不是抽象的,而是通过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刻画出来的。

要实现沟通与交流,还需要有一颗诚挚的心。《灵渠》在尾声中,借伏波将军、湘江才子蒋海龙与“飞来石”几经周折终于实现了互相之间的神秘而奇异对话,象征“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两个世界之间要实现沟通、交流,还要有一种看得见和看不见的“桥梁”。在《灵渠》中,这种超越了时空的时隐时现的“桥梁”效应,使人物和故事情节,在奇幻的叙事境界中,亦显得合情合理。《灵渠》中的相离子,是个肩负向岭南传播中原文化的半人半仙半侠的人物。他的恩师鬼谷子把他作为一枚棋子,从秦岭投放到五岭边缘之地的九嶷山,要他实现中原与岭南的沟通与交流。相离子就是一座“桥梁”的象征。在《灵渠》中,竹梆、耶若茗花、雒鸟等都曾作为一种心灵的“桥梁”出现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