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咫尺 云贵一家( 六 )

通路是第一个坎。在“地无三尺平”的山区建一条施工便道,要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为了修路,项目承建方、中交二航局北盘江大桥项目部常务副经理喻文浩,上山下山走过了无数遍,总共穿坏了3双鞋,才建好1条施工便道。

通水是第二个坎。山脚是奔腾不息的北盘江,山上却缺乏水利工程,只能采用窖井储水——在雨水充沛的季节里将雨水储存在窖井内,以备平时用水。这种靠天吃水的方法根本无法满足施工需要,为此建设队伍曾尝试聘请打井队挖井,但听说要施工的位置后,打井队没到实地考察就一口咬定这里没水。最终,建设队伍凭借在贵州多年的施工经验,用“在半山腰修建蓄水池,利用水泵将北盘江的水逐级引至山顶”的办法解决了用水难题。

通电是第三个坎。在崎岖的山路上,重达1吨多的变压器只能依靠最原始的办法来运输。最终依靠32个工人用撬棍将变压器送到了指定位置,花了将近一个月。此后,又耗时3个多月,架设起近百根电线杆。

攻关,成就世界工程

基础设施建好了,施工也进入了攻关期。随着工程建设的深入,北盘江大桥的施工面临着山区大体积承台混凝土温控、超高索塔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泵送、山区超重钢锚梁整体吊装、边跨高墩无水平力的钢桁梁顶推、大跨钢桁梁斜拉桥合龙5大技术难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