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起时代的文学脊梁(逐梦70年)( 七 )

新时期文学以来,现实主义不断更新,主要推动两类小说创作长足发展。一类是家族历史与文化写作,这类小说以家族历史为主干,通过一个家族的荣辱盛衰透视文化精神嬗变,折射社会变迁与时代更替,代表性作品如张炜《古船》、陈忠实《白鹿原》、阿来《尘埃落定》等。另一类是改革题材,这类小说以改革开放为背景,写义利抉择、正邪较量。代表作品如周梅森《人间正道》、张平《抉择》、陆天明《苍天在上》《大雪无痕》、周大新《曲终人在》等。可以说,由于运用严谨现实主义写法,贯注强烈现实主义精神,这些作品做到思想精深与艺术精湛的桴鼓相应,达到“传得开,留得下,为人民群众所喜爱”的较高标准。

现实主义写作结出的丰硕成果、现实主义手法的历久弥新、现实主义作品在读者中的受欢迎程度,都提醒我们需要进一步认识现实主义,包括它的内涵、外延与意义,也包括它与中国文学的密切缘结,与中国读者的内在联系。

近年来,也有不少新人新作以现实主义追求向经典致敬,如陈彦长篇小说《装台》。这个作品写一群给舞台装置背景的人,写他们的爬高走低、含辛茹苦,也写他们力尽所能的相互温暖和利益他人。他们确有难以言说的苦处,但也有自己的担当,像萤火虫一样带着光亮,照亮自己的同时也温暖别人。这个作品在怎么样写小人物和处理小人物方面,确实写出新意。现实主义以及现实主义精神要求的是真诚面对生活,真诚书写现实,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作家自己主体力量的投射。作家思想内涵决定作品精神蕴含,现实主义精神取决于作家主体精神。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