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陈清泰:中国如何摆脱对国外技术的依赖(11)

产业互联网的新机遇

经济观察报:如今在一些领域出现了从技术创新向模式创新扩展的现象,如腾讯提出的产业互联网,你如何看待互联网巨头提出这个概念?

陈清泰:这是恰逢其时。当前,在全球竞争最激烈的可能就是5G、人工智能和电动汽车。而它的底层则是科技革命、信息革命、能源革命、交通革命和智慧城市。可喜的是一方面我们处于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期,对此有更高的期待和动力;另一方面在涉及的相关技术和产业我们已有较好的基础,并不落后。其中最核心的部分,如新一代移动通信、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新能源、电动汽车等恰恰是我们在全球有比较优势的部分。这是我国一百多年来不曾有过的。

当下,“互联网、大数字、人工智能已经成为了一种新型生产力,和其它产业一旦结合,就会产生乘数性效应。而变革的力量,来自基层、来自企业。腾讯公司提出产业互联网的概念,我很赞成。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不仅是一种普适性技术和工具,更是一种全新的概念和思维方式。无论是制造业还是服务业,那些长期困扰我们痛点、难题、死结,几乎都可以从中找出解决的途径。当前,需要互联网公司与一个一个产业协同探索、实践。找出痛点难点问题,通过试错,找出解决方案,经扩大试点的考验,当可以认为是一种“模式”时,逐步推广。这类工作需要脚踏实地、一个产业一个产业地推进,不要事还没成就乱忽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