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br> 京东动荡:帝国的恐惧与抉择( 二 )

2018年下半年以来,京东股价多次下跌,最多时一度较最高点跌去超50%,多家投行下调目标价。基石投资者中,淡马锡和高瓴资本分别选择了清仓和减持,后者转身买入阿里9亿美元的股票。

这家曾经的电商巨头还正面临增长上的困境:营收增速从2014年的66%持续下跌至2018年的27.5%。三大核心业务中,电商营收增速远低于拼多多、阿里巴巴等竞争对手;物流2018年亏损超23亿元,已连续亏损12年;依托电商的金融业务也受到影响。

看衰京东的声音越来越多。

纷纭议论中,人们将去年和刘强东有关的“性侵门”,视作引发危机的黑天鹅事件。这一事件,似为京东的“腐化”提供了一个具象的注脚。事情由此变坏。

多位京东内部员工却持有不同看法。

“犹如一架蒙眼狂奔的庞大机器,京东此前的快速增长掩盖了矛盾,当公司增长动力不足时,内外管理问题便暴露了出来。”多位京东员工称。在他们看来,京东当下的危机更多是公司文化、组织和基础设施等种种问题的积累,最终引发了质变,而“性侵门”只是加速了这个进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