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br> 京东动荡:帝国的恐惧与抉择( 六 )

在部分员工看来,这样的局面表明了京东组织的“内卷化”倾向。这是指组织或个人在发展方面少有增长,长期停留在一个层面上自我消耗和重复。

“内卷化”与京东早期的基因息息相关。

“京东不像阿里,阿里的管理体系是互联网化的,但京东的管理体系是嫁接的。刘强东从一个线下卖货的民营企业家转战互联网,把独断专权发挥到了极致。”一位京东前高管如此表示。在他看来,也正是这种基因成就了京东,让它从夹缝中生存了下来。

职业经理人的到来,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京东的文化。“职业经理人的背景一般都很不错,但如果按照他们的管理模式,员工可能很难俯下身去做京东原来的苦活累活。而后者恰是京东核心的东西。如果放弃了,这家公司就会四不像,会死得很惨。”

这也是刘强东一再对外强调“兄弟”文化的原因之一。这位“京东商业帝国”的建立者,试图通过对底层员工的拉拢,唤起人们对于创业时期的怀念。只不过,事有两面,有兄弟,自然就有帮派。后者,看上去却是刘强东无法忍受的。

“他正在挽救这个事情,把阻碍公司发展的高管换一遍。”上述前高管表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