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远古的那些动物经历了什么才能形成化石?( 二 )

远古生物死亡以后 , 被迅速掩埋在地下 , 皮肉很快腐烂消失 , 而骨、角、齿等硬体部分则在经历一番“石化作用”后 , 变成了石头模样 。 同时 , 这些硬体的原来成分也被后来的矿物质所替换 。 这样的古代生物遗骸被称为\" 化石\" 。

远古生物能保存下来变成化石并被人发现的机会 , 可谓九牛一毛 。 有人估计 , 一万个生物死亡以后 , 大概只有一个能保存为化石 。 因此 , 每一块化石都有自己不平凡的历史 。 那么 , 形成化石需具备哪些条件呢?

聚居生活集体死亡

形成化石的首要条件是生物的大量死亡 , 而大量生物死亡的前提是大量生物聚居在一起 。 以珊瑚虫为例 , 它们集群生活 , 对于生活环境条件 , 比如海水的含盐度、水温和深度等 , 有大体一致的要求 , 如果这些基本生活条件发生改变 , 就有可能导致珊瑚虫的集体死亡 。 因此 , 对于珊瑚虫来说 , 形成化石的可能性就大一些 。

再以哺乳动物为例 。 当它们生活的环境发生变化并令它们感到不适应时 , 它们可以凭借善走的四肢逃离有死亡威胁的地方而去寻找适宜于生活的新处所;即使在逃亡途中大批死亡 , 但其数量与珊瑚虫相比仍然要少得多 , 一般不大会出现集体死亡 。 因此 , 对于哺乳动物来说 , 形成化石的机会相对少得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