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远古的那些动物经历了什么才能形成化石?( 三 )

由此可见 , 海洋中的一些无脊椎动物、藻类 , 特别是那些群体固着生活或底栖生活的生物 , 它们形成化石的机会较之陆上散居生活的动物要多 。 在森林茂密地区 , 一旦自然环境出现剧变 , 植物大批死亡 , 成为化石的机会也极多 。 所以 , 在海洋环境里形成的地层中寻找化石比较容易 , 在含煤地层中寻找植物化石也不难 。

迅速掩埋及时保存

形成化石的第二个条件是生物在死亡以后必须迅速掩埋 , 否则它们的遗体就会遭到其他动物的噬食 , 或者氧化、腐烂 。 即使是坚硬的贝壳、骨骼之类 , 年长月久 , 遭受风化腐蚀 , 也会变成粉末 , 随风飞扬或随水漂流而消失 。

那么 , 在自然界 , 怎样才能做到迅速掩埋呢?这和地壳运动、生物死亡地点的地势、水文等条件有一定的关系 。 比如 , 珊瑚虫集体死亡后 , 如果地面下降 , 珊瑚礁体就会没于海底 , 并被新的沉积物不断覆盖 。 又比如 , 游动生物死后 , 沉落水底 , 周围源源而来的泥沙将其埋盖 。 水生动物形成化石的理想处所是 , 临近地区是地壳上升区 , 剥蚀作用强烈 , 有足够的沉积物供应 , 或者有较大的河流带来大量沉积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