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系基金突击搭车锁定期不合规 改( 三 )

与此同时,安博通、江苏北人、天奈科技、澜起科技等多家企业也都存在突击入股。对此,上交所均逐一发出问询。

从问询函不难看出,股权转让的背景及原因、突击入股方的详细信息等几乎是问询问题的“标配”,而股权转让的定价依据及公允性、是否存在利益输送、锁定期是否符合规定等则是“重头戏”。

小米等机构“纠错”锁定期

除了上述常见问题的问询与回复之外,在上交所的细致问询下,也问出了不少“稀罕事”,直接暴露了相关企业及机构在信息披露及规则理解方面的“软肋”。

例如,“小米系”多番突击入股科创板“种子选手”,引发市场关注。在近期陆续披露的科创板问询及回复中,相关“小米系”新股东均被“点名”核查。例如,小米基金突击入股了方邦电子,后者被要求对新股东进行核查。

相比之下,晶晨股份犯下的错误更为明显。

今年3月22日,晶晨股份申报科创板上市获受理。此前6个月内,包括小米集团全资子公司People Better在内的多家投资机构,从晶晨股份大股东处受让了部分股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