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核工业创新之路:一堆一器退役 自主研发多堆多器( 八 )

在加速器方面,自主创新也在加速。从30MeV强流质子回旋加速器,到2014年的100MeV强流质子回旋加速器,一批批中高能加速器的逐步产业化,正为或将为医疗、工业等领域的高精尖课题提供全新的解决方案。

目前正在调试的230MeV超导质子回旋加速器,代表着国际先进水平的质子治疗方向,适用于黑色素瘤、颅内肿瘤、眼癌、前列腺癌、肺癌、肝癌等癌症的治疗,但目前同类设备基本被国外产品垄断。“很多人问,国产的行不行?我想对他们说,在加速器部分,我们不比任何一个国家差。”张天爵直言。

人才为本 从“以身许国”到“人才特区”

孙祖训总结的第三条经验则是要重视发掘人才,培养人才,“我们几届领导班子都是这么做的。”

1955年,在建设新基地的同时,原子能科学技术人才的选拔与培养也在紧锣密鼓进行。钱三强担任团长,率领39名科技人员组成考察学习团,分两批赴苏联理论与实验物理研究所(当时称“热工研究所”)等单位实习,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在回旋加速器和实验性重水反应堆上实习,以便回国后参加苏联援建设备的安装、调试、运行和利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