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场关键的硬仗( 二 )

事实上,我们认为这不是虚言,由于金融行业对于实体经济存在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意义,相比于过去传统行业,金融行业的供给侧改革将是一场难度更大的硬仗。对于大多数经济体而言,金融行业的资源供给与配置都是实体经济重要的前瞻指标。

在中国,相关性程度最高的是所谓广义社会融资总量,即综合考虑了非金融企业、地方政府等广义融资主体,在一段时间内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源总和,这一指标的同比增速基本领先名义GDP增速2~3个季度。事实上,中国经济在2018年出现的减速,主要原因就是在资管新规的影响下,信托贷款、委托贷款等为主的表外融资渠道在2018年上半年大幅收缩,这种压力随后体现在下半年的实体经济增速上。

美国市场的金融条件同样是实体经济的领先指标。基于经济整体融资的结构,芝加哥联储等计算了适用于美国的国家金融条件指数。整体上看,美国的金融条件指数同样是实体经济的领先指标,金融条件指数的变动对美国名义GDP的变动具备较好的领先性,时滞大约在1~2个季度。

中国金融资源配置的六大问题

整体上看,我们认为中国的金融体系在六个方面存在进一步优化的空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