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发展呈现“南快北慢”新特征( 二 )

从采访人员调研看,造成西部近年来“南快北慢”的因素很多,如就生态环境而言,西南比西北更适宜人居,劳动力要素更愿意聚集到舒适的环境里。不过,自然生态环境虽然对经济发展有一定影响,但是对经济增长快慢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经济政策本身,其中有四个因素是最关键性的:

一是西南、西北在投资方向上出现了差异。自1999年西部大开发提出以来,投资一直是西部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但在投资方向上,西南、西北除了共同投资基础设施、房地产、能源化工、初级产品加工外,西南还向制造业进行了大规模的投资布局,而西北在这方面就相形见绌了。当2012下半年能源价格暴跌后,西南新增的制造业起到了强大的经济稳压器作用,经济增长明显好于能源化工占经济绝对份额的西北。

如重庆原来的支柱产业是汽车、摩托车,但是近10年来重庆电子信息产业投资激增,笔记本电脑产量已占全球产量1/3,手机产量占全国15%,超过汽车产业成为重庆经济增长新的第一动力。四川则大规模地发展汽车产业,2012年全省汽车产量不到40万辆,目前年产量已超过130万辆。反观西北,工业基础最好的陕西省2015年才如梦方醒,开始举全省之力发展汽车产业,2018汽车产量才达到62万多辆,但已远不如发展基础和自己差不多的四川。西安一位长期参与经济规划起草的政府官员告诉采访人员,西安发展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认真抓制造业,这是西安经济2005年后被重庆、成都加速拉开差距的最主要原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