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发展呈现“南快北慢”新特征( 四 )

三是西南民营企业发展较快,市场活力整体好于西北。近年来西南、西北的国企改革进程相差不大,但是在民营企业发展方面西南一些省份异军突出,西北民营经济发展却明显不足。这种市场主体的变化很快反映到了投资上,西南依靠较强的民间投资比西北有了更大的经济腾挪空间,抗经济风险的能力大大提高。

采访人员在西北采访发现,从2012年到2017年煤炭价格上涨前,民间资本对西北的投资兴趣日渐衰退。企业家们向采访人员反映:一是对西北传统产业市场不看好,不敢投;二是对地方政府扶持民间投资的政策信心不足,不愿投;三是在信贷领域,民企仍受歧视,投资者不能投。受此影响,当时西北民间投资乏力,一些省份还出现了民间投资阶段性暴跌。这种情况直到最近两年随着煤价回暖、房价上涨,才开始改变。反观西南,民企投资的热情不断增加,尤其是一些实体经济发展较快的省份,民企投资增长很快,已占据投资总量的半壁江山。据统计,2018年重庆民间投资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已上升到54.9%。

四是西南在对外开放上更优于西北。从实际利用外资额看,目前重庆、四川大幅度领先其他西部省份,而甘肃、青海等西北省份在吸引外商投资方面表现得非常糟糕。相对西北,西南更加充足的劳动力、优质的环境为吸引外资提供了坚实基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