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发展呈现“南快北慢”新特征( 三 )

二是西南在国内经济进入新常态后转型升级好于西北。这主要是由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创新底子好,西南的创新能力长期整体好于西北。当前西南地区的高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占规模以上企业比重已超过10%,约是西北的两倍多。特别是重庆,在西部以绝对优势在创新指数排序中排在第一位,力压西部高校最集中的陕西。

另一方面是由于市场需求的关系,西南占优势的新兴产业比西北发展得更顺利。在这一轮全国新兴产业全面崛起中,西南、西北除了“插花式”给优先发展起来的东部新兴产业配套外,自身也抢占了一些产业至高点。大数据和云计算等相关产业在贵州形成了优势,从2013到2018年,贵州大数据企业数量从不足1000家增长到了8000多家,对贵州工业增加值的贡献超过了15%。西北则在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领域形成了全国性的优势,但是因为受市场的制约,西北新能源始终无法充分发展。国家能源局西北监管局的统计显示,2018年西北五省区弃风电量高达168.37亿千瓦时,弃风率16.21%,弃光电量47.14亿千瓦时,弃光率8.91%。受此影响,国家能源局一度暂缓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风电建设项目,导致西北与新能源相关的产业链整体发展不尽如人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