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火箭“心脏”跳动的声音( 五 )

“厕所试验室”建成后,傅永贵所在团队先后突破了催化剂关、头部隔热关等一系列技术难关,最终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台姿态控制发动机,这台发动机也被幽默地称为“厕所发动机”,成为火箭精确入轨、飞船完美对接的关键。而这背后,是“厕所试验室”里用过的200多台次试验件和多达数十万次的起动测试……

终于,1980年5月18日,在广袤无垠的戈壁滩上,随着指挥员一声“点火”指令,中国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发射升空,火箭回收舱准确降落到太平洋预定海域,全国上下一片欢腾。

“中国航天未来要想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就要尽快研制新一代火箭发动机”

1985年夏末的北京酷暑难耐,热风在树叶间打转,发出“沙沙”的声响。在国务院第一招待所,中国宇航学会代表大会上,中国航天界的耆宿新秀济济一堂,正在共商中国航天发展大计。

当时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发动机虽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与苏联、美国等航天大国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推力小,循环方式落后,性能低,推进剂偏二甲肼有毒有污染,是第一代液体火箭发动机存在的主要问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