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当代创作更具中国气派(高峰之路)( 四 )

传统是什么?传统是我们的文化之根,是流淌在我们血液中的文化基因。我们之所以重视传统文化,目的不是复古,而是希望延续自己的文化基因,然后转换创新,向前发展。我们是一个有着丰厚文化传统的国家,也需要建构符合当下情境的中国当代文化。

因此,传承中华文化,重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是以古人之精神,开自己之生面,是在传统与当代对接中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现在有一个倾向,就是将继承传统等同于符号拼贴。前一阵我看到一个节目将昆曲与嘻哈音乐结合在一起,作为中国当代文化介绍给全世界。我很喜欢昆曲,也很关心昆曲在当代的发展,但这样一种拼贴与混搭让我感到尴尬和别扭。这种对待传统的做法现在并不少见。作为一种尝试未尝不可,但对文化转换创新的理解还是太简单化。

对于传统,我赞成冯友兰先生提出的“抽象继承”,即透过物质与非物质遗存去理解传统的内在精神、价值判断与认知模式等,将其中仍有生命力的东西融入到今天的价值、思想体系中。中国文化如一条奔腾的大河,它从传统中来,但必须融合现代的内容、必须对当代问题作出明晰回应。这个千呼万唤的“中国当代文化”,不会从天上掉下来。它需要各个领域,包括建筑设计领域,从自身实践出发,深入比较反思,转化创新,这是一个长期的动态发展的过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