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中鸟》 休闲伦理与观鸟精神( 六 )

成立于1999年的河北平山县西柏坡爱鸟协会将观鸟活动定位为“协会的主要科普工作”;中国观鸟会秉承“科学观鸟,尊重自然”的理念;厦门观鸟会作为厦门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下设的分会,主要工作是“宣传、教育、推广、研究”……总的来说,中国的观鸟组织强调其活动的科学传播作用,这或许是出于对科学技术在当今社会拥有强势话语权的“敬畏”,习惯于把“好的归科学”,也是为观鸟活动争取发展空间的一种手段。

但是,从科学和观鸟的历史来看,“科学”未必是好的,观鸟也未必要“科学”,不同的观鸟者有不同的动机和目标,未必要以科学实践为旨趣。观鸟活动的多样性特征意味着它不排斥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的介入甚至引导,但是它有自身独立的、与自然对话的方式。

退一步讲,即使将观鸟视为科普,它也不同于传统的科学传播方式。观鸟协会一般是大众自发组织起来的,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是站在公民立场上理解科学,而不是以科学家的身份高姿态地灌输知识。另一方面,观鸟者与自然的亲和使其不迷信科学,不把科学对自然的认识视为唯一正确的标准。说到底,观鸟是一种消遣,而每个人都可以定义自己的消遣方式。消遣意味着不回避主观性、个别性和与自然互动时不可通约的体验,意味着它在吸收科学知识的同时,也有可能反思和反哺科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