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亏损背后的乐观:走向战略协同的百度( 五 )

到这一刻 , 向海龙离开核心业务 , 只是时间问题 。 因为 , 接下来 , 必定就是产品与组织的协同了 。

当初 , AI战略确定后 , 我一直难以理解百度将搜索业务视为与AI分立的单元 。 因为 , 整个百度 , 最需要AI化的 , 就是这一部分 。 AI虽有完全创新的业务与产品 , 但对于百度立身之本来说 , 如果搜索不能进一步智能化 , 其他业务都不可能有持续发展的基础 。 包括百度信息流与内容生态 。

沈抖统筹整个移动业务群 , 确实拥有比向海龙明显的多样性优势:年轻、更强的技术与产品开发背景、微软等研发履历、创业经历(业务极为契合百度主业)、百度多年移动业务实战与业绩表现 。

加上李彦宏对他所做的上述评价 , 尤其侧重组织管理、领导力、执行力、毅力等层面的评价 。 沈确实非常匹配这一周期的百度 。

若你平行对照 , 会发现 , 它与3月初蒋凡统筹阿里集团淘系的案例颇为类似 。 两个公司业务很大不同 , 但反映了普遍的问题:那就是 , 数字转型周期 , 企业的竞争力 , 除了产品、技术之外 , 更要依赖企业内部组织之间的高度协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