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酒热话 玩桶时髦( 二 )

人们常常这样形容,在藏酒收藏的领域,威士忌与干邑,就如新老两个世代的藏家特色,注重的兴趣点、收藏行为模式都不一样。喜欢威士忌的藏家更多的是新生代藏家,年份、颜色、价格不是最重要的,酒厂特性、独特风土才是最重要的。

近年来,威士忌在收藏拍卖市场上的热度,如年轻藏家的活跃度相符一致,频频创下纪录。而高投资回报率,也常常见诸各种研究报告。例如在RW101发布的数据中,最近几年动辄出现超过200%回报率的案例。例如排在首位的Brora,在2012-2017年市场投资价值有243%的增长。而2018年来自香港博瀚斯(bonhams’)拍卖行的数据显示:威士忌在投资热门排行榜上位居第三。

以去年底成为藏酒界热话的一桶苏格兰“最老单桶”波特艾伦40年为例,“从单一酒厂的角度来观察,他的收藏均价在近十年之间增长了超过400%。”作为亚洲区少有的女性苏格兰双耳小酒杯执杯者沈薇女士,为羊城晚报采访人员举了一个直观的例子。

“我们看威士忌热潮,是从所谓的调配型威士忌进入所谓的单一麦芽威士忌,现在进入‘玩桶’也就是所谓的单一桶的时代。但在中国市场进程是被压缩了的,快速地跳入了单一桶时代。这个压缩的过程是一件好事情,但同时有可能是一件坏事情!好事情是人们可以更快地尝到各种不同可能性的威士忌;而坏事情是,很多人连最基础的威士忌都不了解的状况下就直接进入,并且迷信单一桶,会让他错过更多的美好。”拥有包括苏格兰双耳小酒杯执持者协会大师(Master Keeper)、法国雅文邑火枪手勋章得主,法国卡奥区葡萄酒骑士等荣誉称号的资深威士忌研究者林一峰,对羊城晚报采访人员表示,如果没有前期的基本知识,没有研究酒厂历史,盲目迷信名牌,特别着墨于颜色深、高年份、价格贵,那么在威士忌收藏的路上,很容易“踩地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