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KOL“大清洗”:优质内容与商业化变现的悖论( 八 )

当时大众点评已经开始紧张小红书了,大众点评平台整体呈现是静态的,也是一个浅层次的模式,包括入驻的商家放入的产品是静态的,人的信息和组织都是分开的,也就是说,人与人之间没有互动,商家和商家之间没有互动,并没有形成一个真正的网络型结构。所以就个人而言,在平台上点评一家店和一百家店,点评的好与坏,不会产生一个网络效应。但小红书商业模式就更为先进,我点评一百家后,就变成一个小有名气的博主,平台的推荐机制也会不一样,且多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

“小红书如果一步步走,发展是非常好的。”曹升说,但现在麻烦在于,小红书尝试商业变现,引进明星KOL带货,这就相当于在一个微信群里,本来这个微信群里的一百人相处的很好,讲的都是衣食住行、旅游等一些小资生活方式,突然就进来一个人,在里面一会儿拼多多、一会儿京东、一会儿天猫,整体调性被冲击了。“国内到目前为止,没有一家平台是社交电商,又是内容电商的,没有对标。而社交电商多半得靠分销,大家接触时间长了就会有所反感,因为没有生活气息,而小红书起家就是因为有生活气息,所以引进KOL对它的品牌调性有所伤害。”

而另一件更麻烦的事情,微博和知乎还存在一个未解决好的问题,就是与KOL之间的关系问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