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VS星巴克,谁更焦虑?( 二 )

我曾经总结瑞幸咖啡具有互联网公司的典型特征:

  1. 依赖移动互联网尤其是移动支付普及的红利(外卖咖啡);

  2. 依赖低价与补贴这种战略性亏损来快速扩张、抢占市场(2018年前九个月 , 瑞幸咖啡累计营收为3.75亿元人民币、毛利润为-4.33亿元人民币 , 净亏损达高达8.57亿元人民币 。 );

  3. 注重扩张规模与效率 , 相对忽视质量(快速扩张门店 , 一年多的时间 , 瑞幸咖啡已在全国建成门店2000多家);

  4. 极度依赖资本输血(2018年4月15日 , 瑞幸宣布完成数千万元的天使轮融资;2018年7月 , 完成2亿美元的A轮融资 。 2018年12月 , 完成2亿美元的B轮融资 。 三次融资累计超过4亿美元 。 )

  5. 打年轻牌(瑞幸的目标市场是喜欢咖啡外带或配送上门的上班族和学生 。 )

  6. 不惜成本的进行营销 。

当然我们也能轻易的看到瑞幸咖啡的短板 , 它的门店开设速度越快 , 烧钱越多 , 就越依赖资本 。 但是从目前它的市值来看 , 它对得起它的投资人 。 虽然二级市场的散户投资者难说会赚到钱 , 但对于在一级市场买入瑞幸股票的投资者来说 , 开盘就赚了50%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