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莉 想写就写,才是文学的良好生态( 七 )

新京报:对于当下的文学,阎连科提出过“苦咖啡文学”的说法。是否感觉现在80后、90后的很多作家好像更关注自己个人的小世界,对时代和社会没有反思?

池莉:我对年轻人的看法是不一样的。我觉得年龄决定写作,以及他对世界的认识。无论哪一个年龄的写作,只要写得好,都一样,无须要求他超越自己的年龄。现在有些年轻人写得挺好的。当然要写自己的感受,一代人就是一代人,一个年龄就是一个年龄。我们老是提倡社会责任、历史厚重或者什么,其实是对年轻写作者的一种剥夺,一种思想剥夺。不应该提倡任何条条框框,年轻人能够尽情地感受,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这才是文学的良好生态。

一个作家,特别是年轻的作家,如果能够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生命,并且能够自由地言说,就是最好的生态。将真切的生命感受自由地言说出来,本身就是社会责任和社会存在。中国人历来爱贴标签,贴标签是最束缚思想的做法,我坚决不同意。我们年轻时就被贴标签,被要求,我花了一辈子来把这种标签撕掉。年轻人写自己挺好的,凭什么认为他自己就不是社会的一部分?

采写/新京报采访人员 萧轶 实习生 聂丽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