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大漠桃花始盛开( 七 )

有了多年的治沙经验后,张应龙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理念:治沙要广泛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坚持科学治沙,才能走得长远。早在2004年,张应龙发起成立了神木县生态保护建设协会。16年来,协会先后与中科院、中国林科院等20多家科研单位开展合作。

土壤有机质匮乏,张应龙团队就专门建了一个有机堆肥工厂,引进国外最先进的生物菌处理技术,以农作物秸秆、沙蒿、废料、废水为原料,生产沙地需要的有机肥料。

为了让长柄扁桃更好地发挥它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张应龙团队借助合作的科研力量,一起开发。果仁可以用来制造蛋白粉和长柄扁桃油;油渣可以用来做动物饲料;果壳可以转化为活性炭,用于净化废水等。

随着治沙基地逐渐发展壮大,除了长柄扁桃外,张应龙的团队还建有鸸鹋、欧洲雁养殖基地和葡萄、枸杞、水稻等种植基地。每年清明节后,整个治沙基地就开始忙碌,参加义务植树的人也会纷至沓来,让这里再也不见茫茫沙漠的孤寂景象。

“不是我改变了沙漠,而是沙漠改变了我。”张应龙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