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上海》作者刘统:伟大就体现在艰难曲折里( 三 )

当年解放上海,被形容为瓷器店里打老鼠,共产党领导考虑的是如何既消灭国民党的抵抗力量,又能保全大上海。解放军最高明的一点就是在上海市区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斗,特别是在苏州河沿岸的战斗,解放军选择了最大的克制,争取策反,没有运用重武器,也付出了相当的伤亡,才使上海没有遭到很大破坏。

刘统说,这都是事先准备充分的结果,准备得越充分,战斗解决得越顺利。但解放上海只是一个开端,之后的斗争才更加复杂困难——管理上海,转型上海,共产党遇到了以前从未遇到过的问题。之前虽然也解放了很多城市,但没有一个是像上海这样的国际大都市。问题堆积如山,情况错综复杂,面对空空如也的银库,要怎样养活500万人?

“进入上海是中国革命的最后一个难关,是一个伟大的考验。”作为上海的第一任市长,陈毅也不禁发出这样的感慨。但共产党人迅速适应了新形势,力求拿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他们从政治、军事、公安、金融、社会治理、文化接管等领域多方探索,逐渐掌控了局面。

《战上海》的书名虽然只有短短的三个字,却蕴含无限。特别是一个“战”字,专家认为,这个字很通俗,又很丰富,概括了全书的内容,既写出了共产党的政治智慧、军事智慧,又写出了共产党人的执政能力。对此,刘统表示,上海解放第一年是最有特色的,场面也是最激烈的,所以他用了一个“战”字:“从解放上海到管理上海,是非常大的转型,是一场非常激烈复杂的战斗。这其中有有形的,有无形的;有用激烈手段的,也有用隐蔽手段的,与敌对势力、旧势力斗,反特,打击帮会,治理丑恶现象……都需要铁腕钢拳,这与真正的战场异曲同工,都是为了战胜敌人,给上海一个安定团结的局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