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GDPR争议中运行一周年,我们该如何借鉴?

【深度】GDPR争议中运行一周年,我们该如何借鉴?

对于消费者的隐私观念、科技企业的文化和各国的数据保护立法,GDPR(《通用数据保护条例》)正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刘芳LF

【深度】GDPR争议中运行一周年,我们该如何借鉴?

图片来源:Convert GDPR

作为欧盟保护个人数据的统一法规,GDPR从诞生之日起就充满了争议。支持者认为,GDPR停止了互联网企业利用个人数据牟利的“裸奔”时代。反对者则认为,GDPR的法律语言并不明确,造成企业合规困难并且遏制技术创新。

尽管争议不断,但GDPR的“溢出”作用愈发明显,对于消费者的隐私观念、科技企业的文化和各国的数据保护立法,GDPR正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宽大处理的时代即将结束?

2018年5月25日,欧盟开始正式执行《通用数据保护条例》(简称GDPR)。GDPR在如何获得用户许可、如何处理儿童数据和敏感数据(包括基因和生物数据)方面对企业提出了严苛的要求,此外,GDPR还明确规定了数据主体(消费者)的修改权、被遗忘权、限制处理权等新颖的权利。更重要的是,GDPR的规制范围包括任何将要使用欧盟境内数据的公司。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