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名孤残弃婴和他们的温暖驿站( 八 )

一名福利院大龄青年被餐饮公司成功录用 , 他露出微笑

宇航的“妈妈”就多次向老师提出 , 将来宇航能独立做一份工作 , 即使进不了社会能在福利院工作也行 。 子龙的“爷爷奶奶”已经年过七旬 , 他们担心过世后 , 子龙能干什么?在他们眼里 , 孩子来家里的时候还是小豆丁 , 一个炕睡觉 , 一张桌子吃饭带着长大 , 早已把他们当成亲生的孩子 , 希望他们能像正常孩子一样成家立业 。

即使大部分寄养家庭的能力只限于把孩子拉扯大 , 但总有人殷切希望 , 孩子不用依靠同情和关爱在社会上生存 , 而是堂堂正正实现个人价值 。

很少有人知道 , 在特殊教育学校开设前 , 残疾儿童进入社会就业被退回的概率超过70% , 用人单位私下向老师吐槽 , 孩子的“性格”有问题 。

特殊的成长经历让孩子们性格迥异 , 就连和老师间也存在特殊的对抗 。 学校里有个实训基地 , 由好心人捐赠 , 孩子们在里面能体验真实操作场景 。 孩子们认为 , 这个地方是捐给他们的 , 老师进来是来指挥他们的 , 不能待在里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