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家嫌贵,卖家哭穷,水果的问题不能都靠拼多多( 五 )

针对不断高涨的水果价格,2019年5月15日,拼多多宣布将采取大规模补贴的方式平抑水果价格,同时强调将加快水果“产地直发”速度,绕开大的批发囤货环节,最终实现水果价格对标过去半年中的低价区间。在拼多多5月最新上线的“美好生活万人团”活动中,部分水果经补贴后,价格仅为目前市场价的一半。如平台首页正在主推的荔枝海南妃子笑,3斤袋装价为39.9元包邮,平均13.3元\/斤,远低于线下多家超市逾30元\/斤的价格。

然而这种补贴真的能解决本质上的供需平衡问题吗?客观生产量上的不足,背后是供应链上游依然靠天吃饭的耕种习惯。以中国农产品的标志性品牌“褚橙”来说,它带动了当地农户的标准化种植,云南当地农户的收入在短短几年时间内翻了十倍,云南柑橘类水果的品质也因此模式大幅提升。但褚橙们的精耕细作毕竟范围有限,技术和互联网之外,更广大面积的农业种植似乎并没有受到他们的品牌效应的影响,农业种植“小、散、乱”的情况依然未能出现根本上的改变。

“直采直发”“产农对接”是生鲜电商的标配,拼多多的补贴,只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滞销问题,但运输环节的物流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全面解决,而冷链等固定成本靠贴补又能维持多久呢?此外,线上水果虽然搞得如火如荼,但水果的主流市场依然是线下。水果及背后农业种植,并不仅是“没有中间商赚差价”那么简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