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荐机构“恋战”科创板 首例保代违规敲警钟( 五 )

付立春认为:“此事对其他保荐机构也是一种警示。虽说团队负责人受到处罚,性质并不是非常严重,但作为科创板首单处罚来说,对其未来职业生涯还是会带来较大影响。中金公司除声誉受损外,对于保荐资格、证券公司分类评级等方面,亦会受到不利影响。”

科创板制度下,保荐机构如何尽快适应节奏?

“上市公司扎扎实实做好自己的主业之外,保荐机构也不能存有侥幸及闯关的心理,应高标准严要求,派出最精干和认真的团队负责科创板项目,负责人提高重视程度,公司对科创板项目的流程优化、把控,应更加重视、更加到位。”付立春进一步表示。

祝新对本报采访人员分析称:“保荐机构应提高对科创板系列制度的认识程度,认真研读,加强学习,当好‘守门人’,压实责任舱。当下科创板的制度设计核心,在于信息披露的精准、完备、完善性。通过多轮问询的方式,监管层的逻辑是,一定要问出好公司,好坏交给市场来判断。当下主要是去行政化,不由审核机构来决定,所以现在从报材料到最终上市发行人跟公司不需要接触。监管下大决心之下,信披质量把关一定是非常严格的,中介机构切勿存有侥幸心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