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br> 中芯国际能扛起中国“芯”制造的大旗吗?( 五 )

第五是要面对来自台积电的“科技大战”。起初,中芯国际发展得很好,2003年产能就达到了每月6万片,累计销售收入达到了30亿元,并很快跃升为全球芯片代工的前三甲,规模直指台积电。于是台积电发起了以知识产权为名的科技大战,最终险些拖垮了中芯国际。

原创<br> 中芯国际能扛起中国“芯”制造的大旗吗?

面对公司成立初期的各种困难,张汝京凭借自己的人脉关系斡旋和解决。为了解决技术问题,他找到日本东芝,引进了0.21微米存储技术,随后又与富士通合作把技术水平提升到0.16微米和0.13微米,在达到0.13微米技术水平后,又开始与欧洲微电子研究所进行技术合作。

在此过程中,中芯国际不断受到来自美国的压力。2001年,中芯国际向美国应用材料公司购买双电子束系统,突然遭遇布什政府冻结产品出口许可,张汝京不得不掉头向瑞典企业求救。2005年,中芯国际向美国国家出口银行申请7.69亿美元贷款,用以购买美国应用材料的设备,却被美国美光公司以“美国政府不能用纳税人的钱帮助对手”为由进行阻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