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增长下的童装经济:巨头拼高端,低端现瓶颈( 五 )

图3/3

图片来源/《焦点-中国童装行业的机遇和制胜关键》报告截图

面对大企业“抢食童装市场蛋糕”的热潮,也有行业专家提示,虽然从细分行业市场机会上来看,童装行业是“蓝海”,但在消费端增量短期内不会产生太大变化的情况下,大小企业间的竞争已经“白热化”。

“尤其是在中低端产品领域,存在同质化严重、设计、质量水平相对较低等问题,已经是红海了”, 纺织服装管理专家、上海良栖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程伟雄指出。

新京报采访人员走访北京数家综合型商场发现,目前,市场上的童装一般会按照年龄段划分为三小类:0-1岁可穿的称为婴儿装、1-3岁的称为幼儿装,婴儿装与幼儿装又常被合称为“小童装”,4-14岁的大龄儿童穿的则被称为“大童装”。但不管是“小童装”还是“大童装”,也不管是国内的巴拉巴拉、安奈儿,还是国际快时尚品牌Zara、H&M、Gap,目前主要集中在40元-300元的中低端童装,设计、材质上都极为相似。

程伟雄认为,如今消费市场升级,年轻父母们消费观念发生改变,已令二三十年前大众服饰“低价走量”的策略不再好用。从未来趋势看,相对成熟的消费者会越来越看中品牌童装带来的价值、安全、服务加权。另外,从市场营销角度来讲,越是高端的品牌,其品牌溢价越高,利润率也就越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