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令狐冲喉头一酸,让杨过赞不绝口 | 所有的故事都源起这只粽子( 四 )

嘉兴人金庸 , 在他书写的江湖里毫不吝惜对粽子的喜爱 。 当岳灵珊拿着母亲包裹的粽子给令狐冲时 , 令狐冲喉头一酸 , 心想“师娘待我真好” , 粽子连接了亲情;程英给杨过包粽子 , 甜的是猪油豆沙 , 咸的是火腿鲜肉 , 粽子寄托了嘉兴姑娘的爱情 。

宁夏人刘岳 , 上大学之前他脑海中的粽子还是一团白色的糯米 , 在嘉兴生活了几年以后 , 他已经习惯了每天早上去五芳斋店里买个蛋黄肉馅的粽子 。 “我跟外地朋友讲起嘉兴 , 很多人未必知道 , 但他一定知道嘉兴的粽子 。 ”

吃粽子于嘉兴人 , 早已超越端午仪式成为一种寻常习惯 。 好比兰州人会说 , 吃牛肉面走 , 嘉兴人会说 , 吃个粽子去 。

邵建国是嘉兴粽子的第三代传人 , 2003年 ,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尝到了真真老老的粽子 , 在看到工厂当时惨淡的境况时 , 本来做电子厂的他义无反顾扎进了粽子行业 , 他说 , 这门手艺嘉兴人不能丢 。

“二十多年前包粽子 , 基本从年前忙到端午 , 剩下半年每天工作到上午十点就可以回家休息了 。 十几年前就不一样了 , 10月份开始忙着给新品打样 , 紧接着生产 , 全年无休 。 ”看着粽子品种越来越多、糯米制品越来越丰富 , 裹了22年粽子的真真老老高级粽艺师周凤娟越干越忙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