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例室内公共场所控烟案立案,如何量化健康损害成难题( 二 )

据中国控烟协会数据,全国现有3.6亿吸烟者,每年有100万人因烟草相关疾病失去生命,7.4亿人每天饱受二手烟危害,约10万人死于长期二手烟暴露。

公开资料显示,室内吸烟将会导致室内空气污染指数(PM2.5)翻倍,PM2.5少则多达几百,多则甚至过千,使室内空气质量严重污染。

绿发会副秘书长马勇表示该案有两个突破点,第一,该案受理突破了对环境和环境污染的概念界定,即将室内环境也列为环境保护法规定的范围;第二,将吸烟导致的损害纳入社会公共利益范围。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曹明德表示,目前北京等20个实施全面禁烟的城市中,在公共场所出入口等“灰色地带”吸烟的人群仍不少见,而这些人流密集处产生的烟雾不可避免地对公众健康造成损害。他表示,这起个案有望推动室内禁烟取得新进展。

针对绿发会提出的6项诉讼请求,中国人民大学法学教授莫于川认为,要求商场内吸烟室和吸烟室指示标识未拆除前停止经营,被兴建的商场不得设置吸烟室和吸烟室相关指示标识等诉求“比较容易解决”。

但包括莫于川在内的多位环保人士表示,商场环境受到的损害、烟雾对人体健康造成的损害却难以衡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