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阿什贝利 次要诗人或原创性( 三 )

但阿什贝利的这个传统是完全随机、开放的吗?我本人倾向于认为,一个诗人能够发明的“别样的传统”是有限的,在名单上能够排在前列、并引发其讨论兴趣的“小诗人”肯定是可以穷尽的。讨论“小作家”不仅更容易回避重复,而且能够更迅捷地展示一个写作者的阅读偏好和影响暗流。它是对自己文学隐私更为明显的出卖,因为在这个名单上,各个作家之间的重复接近于零。奥登的《十九世纪英国次要诗人诗选》成为后来人解开其诗歌秘密的钥匙。因为他,“轻体诗”更为20世纪的读者所了解。阿什贝利的这本小书同样如此。我们将因此记住更多以数学的密度、智性的织体及语言中的语调而迷人的小众诗人。

通过关注诗人写作及其生活的不稳定性,诗歌的片断性而非完成性,诗人风格的原创性而非与传统的关联,阿什贝利试图指出,并不是每个诗人都能像奥登定义的“重要诗人”那样,能够因为作品数量、主题范围、独创风格随年龄的更新等因素而稳稳当当地占据诗歌史的头面位置。但这些“次要诗人”,正因为曾经遭受埋没,所以重新发掘时能给读者带来新鲜的眼光;正因为他们的作品是有缺陷的,我们更能看到“大师们”为了完成杰作而对作品进行技术性修补的潜在过程,而在“大师们”已经完成的作品中,这种修补反而是无法被看清的;正因为他们与文学集团的隔绝或“短路”联系,其作品反而形成一种孤绝的样本,使我们认识到极度差异的文学的分子结构。其中一些人“在极少数最富创造力的作家中产生过决定性的影响,但是仍然不为一般大众所知”,就这样,在阿什贝利的观察下,文学史牢固的金字塔结构一块块地被拆开了、松动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