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建光:如何理解包商银行被接管的市场及政策涵义?

沈建光:如何理解包商银行被接管的市场及政策涵义?

来源: 沈建光博士宏观研究

上周五,央行及银保监会联合发布公告称,“鉴于包商银行出现严重信用风险,为保护存款人和其他客户合法权益,银保监会决定自2019年5月24日起对包商银行实行接管,接管期限一年”。这一事件对市场的负面冲击有多大?监管此举意在何为?沈建光博士对此作出了解读,内容如下。

上周五,央行及银保监会联合发布公告称,“鉴于包商银行出现严重信用风险,为保护存款人和其他客户合法权益,银保监会决定自2019年5月24日起对包商银行实行接管,接管期限一年”。这一事件对市场的负面冲击有多大?监管此举意在何为?

包商银行信用风险早有预警

包商银行从2017年三季度起便不再公布财报,当季财报资本充足率为9.52%、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7.38%,连续两个季度低于监管红线;业务扩张主要依赖同业负债(主要是同业存单)及非标业务,而资产端风控体系不严格,债务负担上升较快、不良率高企,2011年至2016年其不良率连续5年上涨,截至2017年3月末,不良贷款率上升至1.70%,不良贷款偏离度超过190%;盈利能力也出现问题,净利润近年来持续下滑,2017年1-9月,净利润31.95亿元,同比大幅下降13.93%。鉴于此,大公国际在2017年10月末就将包商银行主体信用评级展望由“稳定”下调至“负面”,一些大中型金融同业机构对其业务也有预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