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监管未成年人上网标准,国内互联网大厂做得到吗?( 六 )

在此类做法上 , 国内游戏厂商对于个别游戏实施了“16+”计划 , 明确规定16岁以下未成年不能登陆 , 16岁以上未成年每天限时登陆2小时 。

平台需要引导孩子的好奇心

平台能够管控的是未成年人的在线时间 , 但此平台以外的在线时间是没有办法控制的 。

也就是说 , 当一个未成年人游戏1小时后被迫下线 , 但同样可以去玩别的游戏 , 当所有喜欢的游戏都被限制了以后 , 还可以去看短视频 。 所以 , 看似得到了有效监管 , 但是未成年人仍然没有离开设备去休息、去学习 。

在当下 , 互联网大厂还未联手帮家长管孩子 , 提出“一站式”未成年人守护方案的时候 , 还需要家长作出努力 。

曾经人民日报对于“防沉迷系统”的评价是 , 防的是沉迷 , 而不是网游 , 还请大家正视网游 , 也是这个道理 。

游戏、短视频本身是文化和技术的进步 , 在“触网”年龄最低至3岁的当下 , 网络占据了未成年人更多时间 , 如今学校、课外辅导、兴趣班等等都通过群聊布置作业、交作业、批改作业 。 更有一些学习辅助类App、知识付费类App、网校等等进入未成年人的生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