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色动力学:爱因斯坦、杨振宁宇宙大一统构想下最后一块拼图( 七 )

然而 , 这个时候 , 关于系统阐释宇宙四大力的强力的理论还迟迟没有被人们所发现 。 其实 , 人们对于强力的研究很早 , 最早研究的强力是核子(质子或中子)之间的核力 , 它是使核子结合成原子核的相互作用 。

1935年汤川秀树提出了质子和中子通过交换一种未知的介子形成原子核内很强的束缚力(核力) , 这种力与交换无质量光子的电磁力不同 , 它是短程力 , 开创了研究强相互作用的历史 。

汤川秀树和爱因斯坦

而自1947年发现与核子作用的π介子以后 , 实验陆续发现了几百种有强相互作用的粒子 , 这些粒子统称为强子 。 (所有受到强相互作用影响的粒子就叫强子)

同样是1947年 , 鲍威尔发现了参与强相互作用的介子 , 逐步完善地建立了核力的介子交换理论 。

后来关于介子更为详细的研究

前期的工作已经铺垫完成 , 为到了 60 年代 , 关于电磁力的电磁场理论早已发展为量子电动力学、弱力有费米点作用理论 。 并且将弱力与电磁力的弱电统一理论已经成熟 , 这个时候关于系统阐释强力的理论也开始诞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