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有光 才能真正赶走贫穷( 六 )

2018年,武慧仪作为学生代表到北京参加了浙商银行组织的夏令营活动。“我这个山里娃第一次来到了想象中的北京,我每天都是开心的,我会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当采访人员问她长大后要去哪里,武慧仪立即答道:“去北京!”为什么呢?“因为北京更容易让人奋斗!”

不仅是孩子,家庭也在跟着发生变化。何勇的家原来在一个山顶上,独门独户。父亲除了喝酒没有别的爱好,喝了酒又爱发脾气,对一双儿女的学习不怎么上心。在学校的帮助下,他现在不仅支持孩子好好上学,而且也开始打工为孩子深造做准备。

“以前找何勇爸爸可难了,他现在则配合多了。我找他总能找得到,他也能听懂道理了!”接官亭镇中心小学副校长李菲说,何勇这孩子聪明,管得好肯定会出息的。

略阳县副县长赵晶说,县里非常重视和感谢浙商银行的助学努力,因为教育扶贫是县里决胜小康的重点举措。在略阳这样的贫困县,唯有靠教育才能提高脱贫的质量,才会减少和减低“返贫”现象,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这不是一厢情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表明,不同层次受教育者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水平不同:本科300%、初高中108%、小学43%,人均受教育年限与人均GDP的相关系数为0.562。“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一技在手,终身受益”,教育被证明在促进扶贫、防止返贫方面的作用是根本性的、可持续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