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有光 才能真正赶走贫穷( 七 )

那一双鞋垫里有最宝贵的东西

“我们在课堂上学习,在课间讨论,在操场奔跑,在阳台认星星,一周的朝夕相处,完成一场共同成长的洗礼。”2018年浙商银行员工在纳孔小学支教手记中这么写道。他们明确地感到,支教不是单向的付出,而是双向的获得。

“无论是作为金融机构,还是我们个人,在教育扶贫过程中都收获良多。”张鲁芸说,予人玫瑰,手留余香,浙商银行的员工在这个过程中认识了国情民心,也找到了工作真正的意义;浙商银行则承担了社会责任,将自己的理念和价值观传输给社会,为自己营造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2016年去支教的浙商银行员工这样认识留守:“在纳孔小学,留守儿童的比例高达40%,他们的父母常年在外务工。家里除了年龄相仿的兄弟姐妹,就只有老人与家禽了。有一位三年级小朋友说,他的家里还有三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在这里,‘人丁兴旺’仍然是一个固化观念,对于本就贫困的家庭来说,多个孩子能增加一份劳动力,而多个孩子也就是多双筷子。在往返学校的途中,由老人带着小孩的场景几乎在每家门口上演。在发达城市,至少两对老人围着一个独生小孩转,而在这里,是几个小孩围着一对老人转,有对比,就有泪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