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上海强制垃圾分类倒计时 “一刀切”怎么破( 三 )

“缴纳在物业费里的是干垃圾收运费,现在餐厨垃圾属于湿垃圾,需要专门有资质的机构来收运。”奉贤区市容所一位负责人解释称,新产生的餐厨清运费用正是为推进垃圾分类处理而执行的行政收费,将在7月1日正式执行。

在上海推进垃圾分类的过程中,类似的“不习惯”还有很多,一方面既体现出这场“垃圾革命”的不易,另一方面也反映上海目前正加快围绕垃圾的投放、运输和处理等关键环节的体系构建。

在关键的前端垃圾分类投放环节上,上海正在紧锣密鼓地加快推进,这一源头分类的体系构建趋势在上海的居民小区内已经较为成熟。

5月29日,在上海市政协举行重点协商办理“坚持源头减量、全程分类、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推进落实生活垃圾综合治理”提案专题座谈会上,上海市绿化市容局副局长唐家富介绍称,目前上海全市居住区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已经改造完成约1.03万个,其中静安、长宁、杨浦、松江、崇明和奉贤六区已经全面完成改造任务。

采访人员在上海杨浦、奉贤等区域实地走访社区时发现,几乎所有的小区内都已经建立了“两网融合”的垃圾分类投放点,此前居民楼前的垃圾桶也已经全面“撤桶”,不少小区规定了7时至9时、18时至20时两个时间段的垃圾定时定点投放机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