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是文明的火种

羊城晚报 王惠

美是文明的火种

□王惠 广州市教育研究院

远古的人们为什么要保存火种?人类学家的回答是,火可以帮助人们取暖御寒,还可以烧出鲜美的肉食供人们享用;数学家的回答是,火光的灿烂照亮了夜色的黑暗,火光的多姿摇曳着夜色的沉重,火是最美最美的。他们的说法都很在理。因为火就是如此,甚至自然事物中的种种,人类造物中的种种也都是如此,功能和美兼备,实用和无用俱存。他们的说法又大异其趣,都是追求真知的学问家。尤其数学家以更深入的体悟和更睿智的表达揭示了一个真理:美才是人类文明不灭的火种和永恒的动力。

综观大千世界,美是人类独有的尺度。在人类的生产力极其低下的远古时代,火种是人们生存的希望所在,也是文明发展的曙光初现。浪漫的西方典籍讲述着普罗米修斯盗取天火的故事,古老的中国历史记载着燧人氏钻木取火的传说。凭借火,人类摆脱了茹毛饮血的生存状态,与地球上的其他动物划清了界限;凭借火,人类一跃而成为万物之灵长,走上了创造文明的道路。当文明的大门开启,美的意识就像火种一样跳荡在人类的精神世界。先秦思想家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清代美学家叶燮说:“凡物之美者,盈天地间皆是也,然必待人之神明才慧而见。”——是的,美是万物存在的面貌,是世界运行的规律,但发现美,却惟有人的眼睛和人的智慧,美是人类独有的看待世界的尺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