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头们的隐形天花板( 十 )

其他一些制约因素则隐蔽得多。需要更多的产品洞察力,甚至一些人所说的直觉,才能在触达天花板之前就感知到最核心的制约因素。对于员工和投资人来说,现实挑战在于,找到了自己的PMF,即做到了产品-市场匹配之后,紧接着要深刻理解产品-市场不匹配的情况。

没有内部数据和研究,仅仅靠公开信息和我自己的产品直觉来分析一家公司的潜在天花板,是很困难的。但我们可以用这个思路快速分析一些行业巨头,来看他们触达天花板的核心因素是什么。当然,这些公司已经很大了,他们可能有很多天花板,这里我只会专注宏观上最关键的一个。你也可以用这个思路来分析初创公司,但有一点需要注意,最初为实现产品-市场匹配而采取的策略和已经找到天花板并要试图突破的策略可能是有差异的。

Twitter

让我们从Twitter开始。它的现状与理想实在相距甚远,从这个角度来说,它可能是众多科技公司中最令人沮丧的存在了。

Twitter的用户规模增长已经停滞了很长时间,因此我们可以说,它已经全力逼近了天花板。在季度收益电话中,管理层根本说不出这种情况会不会改变,什么时候会变,如何能改变,他们集体对未来趋势一无所知,也无能为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