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报:科创板建设需把握好四种关系( 二 )

虽然IPO规模扩容存在天花板,但增量改革带动存量优化具有巨大潜力。中国资本市场与美国的差距体现在质量和结构上,美国前十名市值公司几乎为互联网和高科技公司占据,它们从诞生到成长为行业巨头,与资本市场形影不离。A股大市值公司集中在金融、传统能源和传统消费领域,这些公司的发展与间接融资体系密切关联。其中金融类上市公司(主要是银行类上市公司)的比重过高,占据了A股市值的22%,净利润的52%(2017年底),以及募集资金的20.3%(近三年平均数)。

因此,要推进科创板建设,吸引优质新兴企业上市,改变传统企业占比过高及对间接融资依赖过重的格局。科创板为新兴产业企业量身定做上市标准,并吸取资本市场长期以来的经验教训,在投资者适当性门槛、退市制度等方面进行制度创新,科创板的意义远非简单的板块扩容可比。

但这并不等于说,科创板建设不需要数量和速度。尤其是在刚开板的一段时间,需要集中吸纳一批过去被传统发行上市体制挡在门外的优质创新企业。随着科创板运行进入常态,需要从长远利益的角度把握速度、数量和质量的平衡。

实质审核与信息披露的关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