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源果汁深陷“卖身”质疑 朱新礼的新轮回时刻?( 九 )

失败的收购

2000年以后,有两起美国企业收购中国企业失败的案例引发不小轰动。这两家中国企业分别是华为、汇源果汁。区别在于,前者未被收购,开启了神级进阶之路,后者未被收购,却滑向了没落的边缘。

简单梳理汇源的发展路径,自1992年成立,到2005年香港上市,成为当年香港资本市场最大的IPO,汇源果汁一度风光无限。

但掌舵人朱新礼,却欲将处于巅峰期的汇源果汁,卖给在果汁方面处于弱势的可口可乐。这引发了广泛热议。微博还曾推出“是否赞同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果汁”的网上调查,超过55万参与投票的网民中,80%投了反对票,60%表示不看好。

据2008年中银国际研报显示,可口可乐宣布拟收购汇源果汁全部股权,收购价为每股12.2港元,相当于41倍的2008年预期市盈率,加上汇源果汁尚未转股的可转债及尚未行使的期权,可口可乐支付的总价为197亿港元。

舆论的反对,没有影响二者的决心。只是,意外还是发生了。因收购不符合《反垄断法》的相关规定,汇源与可口可乐的合作被商务部紧急叫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