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做梦助他获得诺奖:玩耍、做梦、走神,竟能激发创造力?( 二 )

前路走不通时 , 我会选择往后退一步 , 然后重新规划路线 , 这样能让我走的更远 。 在解决问题的见解上 , 19世纪物理学家赫尔曼·冯·亥姆霍兹将自己比作登山运动员 , 他自省问题的方式也为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创造性思维是如何克服低谷到达下一个高峰的?

与生俱来的玩耍能力

思维不像是有组织的生命体或者可以自我组装的分子 , 它是很抽象的东西 , 不可能用常规的物理或化学手段来前进 。 但思维也会千方百计地去实现向前推进的目的 , 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种方式就是“玩耍” 。 这种玩耍不是指有规则的棋盘游戏或足球竞技 , 而更像是随心所欲 , 没有规则的游戏 , 比如像孩子玩乐高积木 , 这种玩耍不带目的性 , 没有利益关系 , 甚至没有失败 。

玩耍对于生命个体来说很重要 , 它的存在要远远早于人类出现的时间 。 玩耍或许是幼年动物练习交配的手段 , 几乎所有的幼年哺乳动物都会玩耍 , 鸟类中的鹦鹉和乌鸦、一些爬行类动物、鱼类 , 甚至蜘蛛中都曾有过玩耍的记录 。 但是说到最会玩耍的动物 , 还是非宽吻海豚莫属 , 它们曾被记录过有37种不同的玩耍方式 。 圈养海豚会孜孜不倦地玩球和其他玩具 , 野生海豚则会玩羽毛、海绵和从气孔中喷出的“水圈” 。

推荐阅读